•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所专家在揭示梨采后重要新病原Athelia bombacina的致病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7 天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品采后病害课题组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食品微生物(Food Microbiology)》(IF 4.6)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解析了果腐阿太菌(Athelia bombacina)中漆酶(LAC)参与侵染梨果实的分子机制,并发现漆酶基因(AbLac4)和草酸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共同调节A. bombacina的致病过程。 食品伙伴

  •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所专家在梨种质资源酚类代谢谱特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7 天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梨资源课题组基于UPLC-MS/MS 技术对梨种质叶片酚类代谢谱特征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不同梨种质酚类组分的变异。 食品伙伴网

  • 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助力通辽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7 天前

    8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通辽市人民政府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联合举办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促单产提升观摩活动。 食品伙伴网

  • 我国首个“全国茶叶碳足迹数字化平台”发布7 天前

    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探索路径,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精神,8月31日,我国首个聚焦茶叶全产业链碳足迹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全国茶叶碳足迹数字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在浙江安吉正式发布。 食品伙伴网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春大豆武陵山区复合带状种植获高产7 天前

    8月29日,从湖北省恩施市三岔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田传来喜讯,经专家现场选点测产,油料所南方大豆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选育的春大豆新品种喜获丰收。其中,早熟高产抗逆大豆品种中豆86和中豆96复合种植实收亩产分别达156.7公斤和131.1公斤,晚熟高产大粒品种中豆72理论亩产达161.8公斤,三个品种均较当地品种增产50%以上。 食品伙伴网

  • 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系统鉴定影响肉牛体重相关性状关键变异7 天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通过整合多组学数据,全面解析了肉牛体重相关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为阐明复杂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见解,也为家畜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上。 食品伙伴

  • 鸡遗传育种团队合作揭示动物自然杀伤细胞发育和抗病力调控新机制7 天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鸡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合作揭示了GA结合蛋白转录复合体( GABP)复合物调控动物自然杀伤细胞发育的新机制,为动物免疫细胞发育调控和抗病育种提供了新思路。 食品伙伴网

  • 鸡基因组调控图谱ChickenGTEx平台上线7 天前

    8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智能计算平台)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丹麦奥胡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完成的鸡遗传变异-分子表型-表型关联信息知识平台ChickenGTEx(http://chicken.farmgtex.org)正式发布。 食品伙伴网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突破根肿病广谱抗性改良理论和技术7 天前

    9月1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油料作物基因组学与抗病性改良创新团队重大研究成果,该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油菜、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作物中由感病基因GSL5介导的根肿病隐性广谱抗性及其作用机制,为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广谱抗性改良和高效持久防控提供了关键基因、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 食品伙伴网

  • 德国发生一起西尼罗河热疫情7 天前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消息,2025年9月5日,德国联邦食品与农业部向WOAH报告称,德国发生一起西尼罗河热疫情。 食品伙伴网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牧医所合作揭示“马的骑乘变革”背后的关键基因7 天前

    8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和法国图卢兹人类生物与基因组学中心合作解开了马驯化背后的谜题,揭示了促成人类骑乘革命的关键突变。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 食品伙伴网

  • 奶牛跨组织单细胞图谱CattleCA平台上线7 天前

    9月5日,中国农业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美国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发布了全球首个奶牛泛组织单细胞基因表达图谱,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期刊。 食品伙伴网

  • 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工所主持制定的《水溶性姜黄液》团体标准发布实施7 天前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持制定的《水溶性姜黄液》(T/FDSA 0076—2025)团体标准发布并实施,为水溶性姜黄液的生产、检验和销售提供了统一的产品规范。 食品伙伴网

  • 澳大利亚发生一起蜜蜂瓦螨病疫情7 天前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消息,2025年9月4日,澳大利亚农业、渔业和林业部向WOAH报告称,澳大利亚发生一起蜜蜂瓦螨病疫情。 食品伙伴网

  • 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工所探究了不同蛋白酶对限制性酶解植物蛋白泡沫特性的影响7 天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探究了不同蛋白酶对限制性酶水解改性大豆蛋白和绿豆蛋白的结构、界面以及泡沫特性的影响。 食品伙伴网

  • 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工所举办肉类加工知识产权研讨会7 天前

    8月30日,第三届国家肉类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大会在广州召开,加工所同期举办肉类加工产业知识产权研讨会。 食品伙伴网

  • 2025年小麦籽粒质量营养与安全品质评价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7 天前

    8月27—2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办,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承办的2025年小麦籽粒质量营养与安全品质评价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加工所副所长刘蓉蓉出席会议并讲话。谷物加工与品质调控创新团队首席郭波莉研究员主持会议。 食品伙伴网

  • 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工所修订的两项辐照工艺国家标准通过审查7 天前

    近日,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谷物制品辐照工艺》等系列辐照工艺国家标准审定会上,加工所主持修订的两项国家标准《谷物制品辐照工艺》和《豆类及其制品辐照工艺》通过专家审查。 食品伙伴网

  • 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工所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递归特征消除的羊肉产地标志物分析新方法7 天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成功构建了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与机器学习的羊肉产地溯源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Food Chemistry: X》(JCR一区,IF=8.2)。 食品伙伴网

  • 中国热科院在稻田恶性杂草抗药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7 天前

    近日,中国热科院环植所入侵植物与杂草研究团队在海南省水稻田恶性杂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对除草剂二氯喹啉的抗性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首次发现糖基转移酶EcUGT79-like在杂草代谢抗性中的关键作用,不仅完善了杂草代谢抗性理论体系,更为设计抗除草剂作物提供了优质基因资源。 食品伙伴网